《產業動態》
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,我能夠借到多少錢?到底可以借到多少錢,需要看以後是否能夠負擔償還金額有關,尤其是長期貸款的房屋貸款,還款的期限可能長達二十年,如果沒有好好規劃的話,將來利息利率如果突然飆高的話,可能會導致還款金額大幅增加,無力償還的情況發生。
借款前應先思考的財務狀況
以像是考慮的項目:
每月償還貸款金額不得超過固定所得四成:在借錢之前,要先想到未來的還款能力,以理財觀點來說,每個月所要支付的本金加利息,最好是不要超過每月所得收入的三分之一或四成為佳。
考慮未來家庭支出或收入狀況的變化:必須要考慮到在借款之後的家庭狀況,例如可能之後會生小孩,會有小孩的養育費,或是小孩上大學,是私立的話,會有龐大的學費要支出,因此要將這些因素納入您的還款能力內,以避免臨時增加支出,導致無法還款的情況出現。
經常性支出及收入比例:會計師建議,一般人包括汽車貸款及日常支出,最好不要超過每月收入的8成,要避免造成財務應變彈性的降低,怕妳以後突然要用錢時,因要繳交過多貸款,而導致沒錢可用;也要考慮你工作上的收入固不固定,假設你今天是公職人員,領取的薪水固定,那就很好決定每月攤還金額,但如果你做的是服務業或是月收不固定的職業,那就要慎選你要攤還的金額,避免以後繳不出費用。
從6項財務比率檢視貸款額度
若要增加貸款金額,可以從6項財務比率檢視財務狀況是否能夠負擔:
償債能力:總資產÷總負債,數值大於1.5代表資產雄厚,介於1~1.5代表財務狀況好,低於1.5代表狀況不太OK,依照算出來的數值決定,是否要再增加貸款。
立即償還能力:金融資產(存款、股票、證卷等等)÷總負債,1以上金融資產多,0.5~1資產良好,1以下資產不足。
資產變現性:金融資產÷總資產,比率越高越好。
投資或儲蓄比率:餘額÷收入,近兩年國人平均儲蓄率為2,若低於就代表要趕快儲蓄了。
支出與收入比率:支出÷收入,逐年比較,若呈現持續上升的狀態,就要節制了。
債務是否超債 |